我想大部份有出過國的台灣人應該都去過日本吧?飛三小時就到了又不用簽證應該很好去吧?我26歲到美國住到30歲才回來,想說玩夠了乖乖工作接著生女,突然想到至今日本都還沒去過呢!本來是計劃要去東京的,後來想想還是去京都好了,對於風景控的我會比較適合,算一算時間也差不多可以看楓葉了,於是安排在十一月底想來個楓紅見頃。楓紅在台灣要去山區人擠人才看的到,而在美國那段時間倒是挺常見的,但京都的楓紅是搭著古寺古廟在一起,我想更別有一番風味吧。
由於老公工作關係,不可能和我一起去賞楓,我也還沒勇氣自己帶著才剛滿一歲的小洋妞去異地,怕她生病更怕危險,但預計年後就要回去上班的我,此刻不去恐怕很長一段時間都沒辦法去了,於是向小洋妞請了7天的"年假",自己一個人去京都。
本著勤撿持家刻苦耐勞的本性(?),自己一個人出國玩自然是不敢太囂張,一切以"省錢"為最高原則,搭廉價航空不說,晚去早回的第一天和最後一天是睡機場(第一晚睡KIX Lounge),中間四晚也選擇和別人睡上下舖的旅舍,因此七天六夜的機宿加起來不到一萬元,以京都旺季來說,這樣的花費應該可以拿個省長獎吧。
【雖然機票換算下來單程只要3300台幣,但從機場坐到京都的特急JR就要950台幣左右。日本的大眾交通工具很複雜,我一直到出發前都還沒來得及搞懂怎麼坐車,這個票也是糊里糊塗買的,後來回程時才知道怎麼買到便宜的(但慢又要轉車)。無妨,這個當下讓我趕快到京都才要緊】
【JR特急車的頭…很像便當盒(有嗎?)】
【台灣人瘋彩,日本人也瘋彩,一到京都火車站就看到大排長龍的彩券迷】
【第一天趁精神滿滿,我安排最辛苦的東山大縱走,第一站 - 銀閣寺。上面清清楚楚寫著是世界文化遺產,讓我肅然起敬了一下。很多院寺的門票都是長的像一張符,還挺有趣的】
【銀閣寺的本名應為"慈照寺",為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所創。許多政治當權但失敗者,似乎多對當代文化有所供獻。據說當年饑荒特別嚴重,這位大將軍卻不顧一切創立了豪華的庭園, 爾後竟也成了觀光名勝、世界遺產之列】
【但我們所見的銀閣寺已經經過大幅修改,像這片吸睛的"銀沙灘"即是江戶後期所建】
【東求堂的側面。東求堂為義政的佛堂和茶室,是日本書院造和草庵茶室的發源,被視為日本建築史上寶貴的遺產】
【昂貴的庭園造景,以錦鏡池為中心的池泉回遊式庭園】
【茶之井聽說許願很靈驗喔,可惜實際的台媽只是停下來拍照】
【雖名銀閣,卻不見銀箔(不像金閣寺),有人說是當時河上都飄滿餓死百姓了,哪有錢貼銀箔?也有說人是因為足利義政是想隱世而選擇低調。嗯,低調的華麗啊】
【山坡上有築高式小徑,可眺望洛北地區】
【接著走向很有名的哲學之道,長2公里的溪邊小徑。為什麼叫哲學之道呢?原來是有位京都大學哲學系教授每日在此冥想而得名,真的很哲學】
【那棟淡藍色的建築讓我想起舊金山的維多利亞式房子,沒想到在這也看得到】
【京都環境保持的很好,在市區裡的河流竟然可以這麼清澈,隨便在游的魚竟然可以如此肥大】
【好多共產黨的廣告,聲勢不小!?】
【極不對襯的房子】
【哈哈哈正在睡覺的日本招財貓】
【好可愛喔!他們是真貓喔!讓我想起小洋妞還不會翻身前睡在我們中間的樣子,好甜蜜喔】
【哲學之道路旁種滿櫻花樹,在非春季無法欣賞到這條名散步道最美的景致】
【應該是哲學之道的尾端了,這邊房子也好漂亮】
【應該說,就真的是漫畫裡的場景耶…】